Accent x 赵松 I 共读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/“聚会” 写作练习 的封面图片
Accent x 赵松 I 共读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/“聚会” 写作练习 的封面图片
主办人
90 参加

Accent x 赵松 I 共读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/“聚会” 写作练习

Zoom
购买门票
门票价格
US$25.00
欢迎!请在下方获取门票以参加活动。
活动详情

报名成功后请添加微信重音小助手:accent_society 加入微信共读群聊。

在即将开始的一周共读中,作家赵松将引领我们重新审视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这一现代经典。菲茨杰拉德以极度凝练而富于诗性的文体,将“幻象的建构与破灭”置于美国小说的美学与思想核心之中——幻象既是个体欲望的投射,也是社会结构的隐秘动力。正因如此,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超越了财富叙事的表层,而触及到一种关于梦想、幻灭与审美经验的普遍命题。在阅读与讨论的过程中,我们将思考:为何失去幻象的世界是黯淡无光的?盖茨比的命运如何揭示了梦想作为现代性困境的张力?与此同时,赵松也将带领大家进入写作实践——以“聚会”为叙事核心场景展开练习。聚会场景往往是人物关系与社会冲突最为集中爆发的节点:在杯盏与灯火之间,面具与欲望交织,真相与幻象在不经意的细节里悄然浮现。

失去梦想和幻象的世界是黯淡无光的

菲茨杰拉德说过:“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建立在‘幻象的破灭’上。正因这样的幻象,世界才如此鲜艳。你无需理会真假,但求沾染那份魔术般的光彩就是了。” 人在怀着梦想经历很多世事并在得失间折腾至疲惫不堪之后,明白世事无常并不难,难的是明白梦想及其幻象的珍贵,以及失去梦想和幻象的世界是黯淡无光的。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不是写给那些“现实主义者”的,他们渴望找到发财跻身富人阶层捷径,他们羡慕并梦想着财富衍生的所有无度与狗血剧情,他们能理解与财富相关的一切,却不可能理解盖茨比——实现了财富梦想,却只是为了重获失去的爱情。他们看不到盖茨比身上其实并没有肉欲与物欲的气息,更不可能知道,盖茨比心里只有爱的梦想与幻象,纯粹如火焰。

T.S.艾略特认为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是“自亨利·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”。 与海明威和福克纳不同,菲茨杰拉德对小说文体的创新是不露痕迹的——他总是要在最少的文字里容纳最多的信息,他在章节设置乃至句子组合上更是精到和微妙而又不失自然和明晰。他的骨子里其实是个真正的浪漫主义诗人,他的文字里有诗人济慈抒情诗里才会有的那种诗意。菲茨杰拉德和盖茨比都是为幻象而活着的,明知会滑向崩溃也要执意前行。不同之处在于,他把对幻象的沉湎追求及其破灭上升到了美学层面。

(赵松/文)

领读者简介:

赵松,1972年生于辽宁抚顺,作家、诗人,出版有小说集《等下雪》《空隙》《抚顺故事集》《积木书》,散文集《细听鬼唱诗》《最好的旅行》等。

主办人
90 参加